治疗方法:
患者经纤支镜检查明确诊断后予以HRZE(S)方案抗结核治疗,定期经纤支镜治疗。治疗组确诊后立即给予雾化吸入治疗;
要求雾化吸入器能将药液雾化后雾滴直径﹤4μm,雾化吸入药物为异烟肼0.1g,丁胺卡那0.2g,地塞米松2.5mg,α-糜蛋白酶4000U,每日2次。
支气管结核诊断、治疗主要通过纤支镜。但反复行纤支镜检查、治疗,患者痛苦大,部分患者不易接受或耐受。支气管结核发病率并不低,有报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10%~40%合并有支气管结核。
支气管结核的治疗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同肺结核治疗,但疗程要长于肺结核病人,至少12个月,部分病人要延长到18个月甚至更长。通过纤支镜向病灶部位注药,可提高局部血药浓度,使黏膜充血水肿减轻及消失,同时经纤支镜清除气道坏死及增生的肉芽组织,畅通气道,也可达到满意治疗效果。
根据研究,支气管结核患者经纤支镜治疗,同时配合有效的雾化吸入治疗,症状缓解较快,气道内坏死物及增生的肉芽组织更容易被清除,气道也不容易形成瘢痕狭窄,患者经纤支镜治疗的次数也明显减少,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1、2、3型支气管患者的治疗效果最好,对4型患者也能减轻气道炎症,避免或减轻气道进一步狭窄的程度。
雾化吸入治疗的关键在于患者所吸入的雾滴能否达到下呼吸道的病灶处。人体上呼吸道的特点,尤其是声门的特点,导致大部分雾化吸入的雾滴被截留在咽喉部,药物难以进入下呼吸道。经过对比,只有直径﹤4μm的雾滴才能到达下呼吸道,被气管、支气管黏膜吸收,起到治疗作用。
雾化吸入的药物包括抗结核药物、激素及化痰药物。所选药物要尽可能减轻对黏膜的刺激。异烟肼、丁胺卡那对气管、支气管黏膜的刺激性小,尤其异烟肼脂溶性高,容易透过支气管黏膜到达黏膜下层,提高局部血药浓度,起到抗结核治疗的作用;
地塞米松可起到抗炎,抑制变态反应,抑制炎性渗出及促进吸收坏死物的作用;α-糜蛋白酶起到化痰作用,使病灶处产生的黄白色苔样物质变得稀薄,容易咳出或容易经纤支镜抽吸出。
口腔霉菌感染是雾化吸入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主要与雾化吸入时上呼吸道截留了部分药物有关。轻微感染只需使用浓盐水漱口即可;若严重感染则需停用激素,并给予抗霉菌治疗。
还有部分患者在开始雾化吸入治疗时,因支气管黏膜敏感性较高,症状会出现加重,随着支气管黏膜炎症的好转,症状又逐渐减轻,不影响支气管结核的正常治疗。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可见雾化吸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雾化吸入治疗并不能代替纤支镜治疗。
在治疗3个月后,经纤支镜及时清除气道内坏死物及增生的肉芽组织才是治疗的关键,雾化吸入治疗只能起到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减少经纤支镜治疗次数,减轻患者痛苦的作用。
雾化吸入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是安全、有效而且经济、实用的。它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又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