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法:
治宜潜阳活血。采用冬至降压方。药物组成:生牡蛎30 g,泽泻12 g,丹参30 g,地龙12 g,山楂核30 g,菊花12 g,川牛膝12 g,磁石30 g,核桃(碎)2个。
随症加味:失眠者加炒酸枣仁30 g、夜交藤30 g、珍珠母30 g;痰浊壅盛加茯苓15 g、半夏12 g、天麻12 g、陈皮10 g;肝肾亏损者加杜仲12 g、桑寄生12 g、枸杞子12 g。
用法:自冬至起,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15日为1个疗程。
高血压病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变证多端,西药治疗往往很难治愈。中药施治有其独特的优势。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之范畴。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古人云:“年过四十,阴气自半”。多因年高体弱,肝肾亏损,阴虚阳亢,上扰清窍而致眩晕头胀、耳鸣失眠。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不合理,社会环境的压力等,致痰浊血瘀,闭阻脉络,出现肢麻、身困等。故高血压病的核心病机归责于阴虚阳亢,脉络瘀阻。
治以潜阳活血为大法,冬至降压方方中生牡蛎、磁石、菊花平肝潜阳;丹参、地龙、山楂核活血通络;泽泻泄浊化痰;川牛膝补肝肾,引血下行;加入核桃以滋补肝肾。该方自冬至起服用,是因为一年节气中,冬至白昼最短,黑夜最长,阴盛至极,以后逐渐昼长夜短,阳气渐升,天人合一,内外阳气升发,此时潜降升发之阳气,疗效明显,故名为冬至降压方。
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潜阳、活血通络之效,使气血通畅,阴平阳秘,血压乃至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