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自古以来,医者便十分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在救死扶伤的实践中把“大医精诚”奉为座右铭。镇坪县医院就是这样一位医德高尚、赢得众多患者信任和爱戴的好医生。在他办公室的墙壁上,经常变换悬挂着送给他的锦旗,刚刚一面“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美名”的锦旗是一位叫黄大勇的患者送来的,而这一面锦旗背后又有一段怎样感人的医患真情故事呢?
黄大勇,32岁,是镇坪县上竹镇松坪村人,在十余年前的征兵体检中发现胆总管囊肿,当时医生就建议手术治疗,可能由于家境贫寒,或其他什么原因一直拖到现在。患者经常发热,上腹疼痛,一月前在外地打工,又出现发热,腹痛加剧,当地医生诊断胆总管囊肿伴扩张,建议立即手术,需要准备5万元左右住院费,要这么大一笔医疗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无门,怎么办?几年前曾做过脾切除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骨折手术,到现在依然单身,和母亲相依为命。黄大勇有些绝望了,父亲几年前病逝,自己这几年自己身体欠佳,病痛不断,经济捉襟见肘,母亲年龄也大了,这次又出现这么严重的病症,怎么办?不是看着年迈的老母亲无依无靠,自己连死的心都有了。带着要魂归故里的凄凉、无助、无奈回到家乡镇坪县医院接受治疗。
王和彪了解了这一情况,组织医院相关科室人员会诊,借助远程会诊,请教中心医院专家,对他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组织讨论,针对他的特殊情况,最后决定在全麻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术 。10月11日成功的在全麻下进行了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术,术后在普外科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护理下,黄大勇术后恢复顺利,伤口一*愈合出院。共计花费1.8万余元,通过合疗报销,自己只花了几千。出院时千恩万谢,一直念叨,没有王大夫,就没有他,并且强调说:“进手术室时,自己害怕极了,可当看见王大夫微笑着安慰自己时,我感觉到了希望,也不再害怕了,真是谢谢他们了”
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数年前湖北一名挖煤的矿工受伤,肝脾破裂、胰腺横断伤,情况危险,当地医院不敢收治,急诊入镇坪县医院普外科,在王和彪的精心治疗下现在生活得很好;一位小河村黎姓患者,家境贫寒,因在自家山边开荒,摔下山造成多脏器损伤、胃穿孔、多根肋骨骨折患者,生命垂危,也是他多方呼救,上下联系,成功为患者实施手术,现患者恢复良好。黎大哥说起这件事,除了双眼满含感激的泪水,就一句话:没有王大夫就没有我 。王和彪在专攻业务方面精益求精,还好钻研中医的辨证施治,在临床中总结了一套治疗感冒咳嗽的经验方,好多患者慕名而来。 每当患者夸他医术精湛时,他总会对身边的人说:“并不是我医术有多么高明,只是我与病人间的交流多了些,对疾病信息和患者*望了解多了些,便会从细节中发现问题,从而及时解决问题。”
面对一面面锦旗,王和彪医生的话显得尤为朴实:对待病人,医术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不能只见病情不见人,医生的医德和对患者的爱心才是真正的良药。我们山区大部分的百姓朴实无华,本着医者的仁爱之心,你敬他一尺,他会还你一丈,这每一面锦旗都是对我的鞭策,时刻提醒我要牢记的使命,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王和彪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应对疑难疾病,以孜孜不倦的工作为生命传递力量,他拼搏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为镇坪县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树起了一面旗帜。(镇平县医院 杜波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