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法:
骶管冲击疗法:病人取俯卧位,腹下垫枕,严格无菌操作,骶管裂孔穿刺成功后,回抽无血和脑脊液,小心注入5ml过滤氧气,未见异常后再注入得宝松5mg,VitB 12 1.0mg,VitB 1 100mg,654-210mg,地塞米松5mg,5%NaHCO 3 2~5ml,加2%利多卡因和NS的复合液20~40ml,复合液的利多卡因浓度为0.8%~1.0%,要求2~5分钟注完。该疗法每周1次,3次治疗无效即放弃本法治疗。
针刀治疗:病人俯卧位,在其压痛敏感点、皮下阳性物以及突出节段的棘间、后关节、横突间寻找治疗点。常规消毒局麻后,针刀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缓慢深入达肌肉韧带附着点(粘连较重的骨面),采用纵行疏通、横行铲剥(贴骨面)的方法。
术中不可来回抽插,以免损伤神经、血管。术毕用创可贴敷贴针眼,保持术部24小时清洁干燥。该疗法每周1次,3次治疗无效者放弃针刀治疗。
腰椎牵引治疗:采用JQ-3C自控电动数显牵引床,病人仰卧成角纵向牵引,根据病人的病情设牵引力在20~40kg之间,每次牵引40分钟,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为与其它疗程观察一致,本疗法以2个疗程为观察疗程。
在病人剧痛缓解后,可适当予以推拿治疗,以柔和的揉、拿、点、、按、弹拔等手法为主,每次治疗15分钟,每天1次。并要求病人坚持“五点式”腰背功能锻炼,以巩固疗效。
骶管冲击疗法 将复合药液注入硬膜外腔,产生一定的冲击力和压力,通过大量的压力作用,达到钝性的无创伤性的分离粘连,扩大压迫脊神经根的间隙,分开或移动椎间盘突出物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使粘连或受牵拉的神经游离、复位。
同时复合液具有抗炎、抗过敏、消肿、止痛、减轻局部神经组织充血和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具有调节神经修复的作用。
针刀治疗:能深入到深层的病变部位,通过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作用和变化,将退变、变性、粘连、挛缩、钙化的软组织充分松解,将软组织混杂物推离神经根,解除压迫,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效阻断了疼痛的恶性传导途径,从而达到缓解和消除疼痛的目的。
腰椎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后纵韧带紧张,在椎间盘内形成负压,改善局部微循环,有利于突出的髓核还纳、复位和改变与神经根的关系。
同时牵引能缓解肌肉痉挛,有利于充血水肿的吸收,并能纠正腰椎曲度的异常和椎间关节的紊乱,增加椎体的稳定性,调整脊柱力平衡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推拿治疗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确有舒经活络、理筋整复、活血化瘀的作用,其积极有效的推拿治疗,能缓解肌肉血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改善力平衡、促进功能的恢复。
坚持“五点式”腰背功能锻炼,对疾病的恢复和疗效的巩固,防止本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